本文目录一览:
- 1、发动机前置的装甲车怎么解决平衡问题
- 2、请教几个装甲车的问题?
- 3、印度打造的装甲车,依旧存在很多缺陷?
- 4、轮式装甲车的问题能不能分别介绍四轮六轮八轮装甲车的优缺点最好能说...
- 5、请教几个装甲车的问题?多谢了!
发动机前置的装甲车怎么解决平衡问题
1、发动机后置可有效平衡重心。解决的办法有:装甲车都是前置,装甲车主要是用于运送人员,因此人员的生存比较重要,前置可以有效的保护车内的乘员。而且运兵舱的门都在车后,发动机放后面就没法开门了。
2、同此,发动机前置使装甲车辆能够在车尾设置宽大的后舱门,更便于人员上下车和物资器材的装卸。
3、BTR90的机关炮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方大俯角射界,也就是能打的很近,能打击靠近自己鼻尖底下的敌对超近距离低矮目标,所以要发动机后置把炮塔前移。高加索山区地形崎岖,山路很多,该车很可能处于上坡姿态(也就是车头抬高)状态下射击,如果射击俯角太小,就会看得到打不到。
请教几个装甲车的问题?
设计理念的差异导致装甲车问题了毛子装甲坦克与欧美装甲车在人机功效上的显著不同。俄罗斯的装甲车辆在设计上不太考虑乘员的舒适度,由于悬挂系统的不完善,车辆在行驶中会剧烈颠簸。此外,由于发动机性能较差和缺乏隔音系统,俄罗斯装甲车内的噪声较大,这使得一般乘员难以忍受。
做工相对粗糙,人员舒适性差。我国的86式步兵战车是从埃及特殊渠道得来的,是仿制产品,同样地问题也有。欧美战车在设计时就考虑到装甲车问题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加之欧美人的体格较大战车的设计较俄制的高一些。至于是不是要做10人的步兵战车,这是和东西方的军事编制有关,西方的步兵班通常是7人左右。
一般来讲附加装甲是用螺栓来固定的。至于是不是要制造30吨级的战车,主要是看它的用途,装甲车的主要用途是运输人员或物资,非战斗一线使用一般强调的是机动性,有一定防护既可。如果防护增加则机动性和通过性则下降。而步兵战车则是一线作战防护自然要厚一些。
印度打造的装甲车,依旧存在很多缺陷?
印度打造的装甲车装甲车问题,依旧存在很多缺陷 印度的军事装备大部分都是购买来的装甲车问题,很少有自己国家自主打造装甲车问题,因为印度自主打造的战斗机三天两头就坠机,既然天上飞的不行,那么地上的呢?坦克是陆战之王,一向和巴基斯坦争锋相对的印度怎么可能会少了坦克这款重要的武器。
印度的主要作战环境还是高原作战和平原地区作战。刚才说了美国为什么配置斯特赖克装甲车,但是反观印度,并没有这样的需求。印度在作战中还是追求步坦协同,坦克发挥自己的重甲强炮优势。担负抗线和输出的任务,步兵负责跟在坦克身后,对手持反坦克武器的敌方士兵进行攻击。
装甲车的造价更加便宜,适应于大量装备。其实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装备装甲车的大多数都是快速反应部队和山地部队。这些部队对于武器的重量有非常高的要求。比如快速反应部队,装甲车重量轻,可以空投。按照美国的快速反应部队要求,这些部队应该在48小时之内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同时做好战斗准备。
不过由于装甲车毕竟是车辆,在抗线方面,和主战坦克没有办法比较。毕竟不是所有的装甲车都和以色列的梅卡瓦一样。而且换句话来说,梅卡瓦本身是当作主战坦克设计的。正是因为装甲车在防御力上的弱势,导致美国最终只是将斯特赖克旅作为实验部队进行编组。
Stallion“种马”4X4轮式轻型装甲车 由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设计与研发局(KADDB)研制一款四轮驱动小型装甲车,主要用于维和、内务安全和巡逻任务。种马装甲车拥有全焊接装甲车身,可携带17毫米机枪。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两名成员位于车体后部。
而高铁也还存在另外一个缺点,那就是在运输类似于坦克,装甲车等这样的重型武 器装备时,会显得很吃力,所以对于这些武器装备,装甲车问题我们依旧是使用的军用列车来进行运输,就是速度上慢了些。所以这样来看,高铁虽好,但是也并不能帮助装甲车问题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
轮式装甲车的问题能不能分别介绍四轮六轮八轮装甲车的优缺点最好能说...
1、*6车型是轮式装甲车的主流驱动形式,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车重一般为13-30吨,既可以承载配备23-35口径自动炮或90-105线膛炮的双人炮塔,也可发展出各种变形车。以6*6车型为基型,可变形成4*8*8甚至10*10的轮式车族。
2、独立悬挂系统可以使车辆有较高的越野、越障、全地形通过能力,比如都是8个轮胎使用同样底盘和发动机的两辆装甲车,一辆是8×8,一辆是8×6,那么前者的各项综合指标就会较后者高。
3、轮式装甲车公路机动性强、重量轻、速度快、耗油量相对小,容易保障,但水网稻田和泥沙雪地机动性差,越豪宽度在,跨越障碍物能力稍弱,不过现在轮式的\u91c7用气体压缩,根据地貌环境增加或减少轮胎气体压强。
请教几个装甲车的问题?多谢了!
设计理念的差异导致了毛子装甲坦克与欧美装甲车在人机功效上的显著不同。俄罗斯的装甲车辆在设计上不太考虑乘员的舒适度,由于悬挂系统的不完善,车辆在行驶中会剧烈颠簸。此外,由于发动机性能较差和缺乏隔音系统,俄罗斯装甲车内的噪声较大,这使得一般乘员难以忍受。
控制在60--70之间。原因是要降低战车的高度(降低高度也就降低了被命中率,但实战表明过分的重视通过降低车高来达到不被命中是不可靠的)。俄式战车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方便大量生产。做工相对粗糙,人员舒适性差。我国的86式步兵战车是从埃及特殊渠道得来的,是仿制产品,同样地问题也有。
一般来讲附加装甲是用螺栓来固定的。至于是不是要制造30吨级的战车,主要是看它的用途,装甲车的主要用途是运输人员或物资,非战斗一线使用一般强调的是机动性,有一定防护既可。如果防护增加则机动性和通过性则下降。而步兵战车则是一线作战防护自然要厚一些。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发动机前置可以设置更大空间的载员舱,以增大人员和物资载荷能力。同此,发动机前置使装甲车辆能够在车尾设置宽大的后舱门,更便于人员上下车和物资器材的装卸。
其实100毫米低膛压榴弹炮与30毫米高平两用炮搭配还是很实用的,不同目标用不同火炮,曲射平射都能兼顾,同时这也因为中国火炮与装甲车设计受前苏联的影响较深。76毫米与57毫米搭配并不好,二者口径接近,任务目标重叠。我觉的35毫米高平两用炮加120毫米后装填迫击炮,威力与体积都能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