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氢能源车易爆炸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氢能源车易爆炸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氢气不纯会爆炸?
因为氢气有易燃易爆性,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纯氢有一定危险性。若燃烧时有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极易发生爆炸,所以对此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发生氢气泄露,处理办法是: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为什么,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纯净的氢气在点燃时,是氢分子与氧分子在点燃处与氧气接触,即在导管口处接触,而导管里只有氢分子没有氧分子,导管内不发生化学反应;当氢气不纯净时,导管内的氢气与氧分子已经充分接触当达到爆炸极限时,已经燃导管内及容器内的氢氧分子就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由于此时的化学反应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并且此反应要放出大量的热,使产生的气体迅速膨胀而产生爆炸。
氢能源汽车安全性如何?
氢燃料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如何目前还没有准确答案,因量产车多数仍在测试阶段,并没有某台车进行过严格的碰撞测试,所以只能通过常理判断。
氢燃料电动汽车的本质是电动汽车,区别是用燃料电池组进行发电、动力电池组进行储能。结构的复杂决定了能造成潜在风险的因素有两点,第一点是动力电池的热稳定性,安全等级较高的有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锰以及占有率很低的钛酸锰,差一些的是镍钴铝电池,安全等级是否足够高可以以电池类型判断。
其二是燃料电池组或者称之为化学发电器,因其作用并不是储电而是发电,是利用氢与氧通过催化剂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电流供给给动力电池组实现充电。发电器本身的危险系数并不高,真正有安全隐患的是为电池组提供氢的液态氢罐。
一台氢燃料电动汽车往往会有多个氢罐,布局是在底盘下方与结构集成为一体;而液态氢的能量密度是TNT\u70b8\u836f的数十倍,非精确计算数据为一公斤液态氢可以释放出2.3亿焦耳左右的能量,如果爆炸基本相当于5.5枚普通坦克炮弹同时轰击一点;而且氢的扩展能力非常强,一旦泄露会以很快的速度垂直上升到空气中扩散,在空气中如达到引爆条件这种状态很像是云爆弹。
类似的案例已经出现过,韩国的某氢燃料汽车爆炸造成距离事发点50米方位的公寓外墙坍塌,附近区域门窗玻璃震裂,撤离范围为500米,在\u91c7访过中附近的居民一度认为是地震。
所以有液态氢罐的燃料电池汽车看似是很不安全的,除非对氢罐的保护非常全面,能够在碰撞中保证底盘结构不变形、罐体不破裂才能保证不泄露;否则只要碰撞中底盘结构会影响到氢罐的形态,一旦在碰撞中产生明火则有可能引爆氢燃料汽车。这种车安全与否只能等待车企对其严格进行碰撞测试了,只是CNACP是否有勇气测试这种车还不好说。
不过不论安全还是不安全,氢燃料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可能性都是【0】。
制造燃料电池组需要消耗较大量的铂金,普通代步车的一个组就要数万元的成本,如果是性能强劲一些的燃料电池汽车其耗电量会很大,至少要2~3组才能有合理的发电量;一台稍微有些性能的车,仅燃料电池成本也会在9~10万元。
除燃料电池以外还需要动力电池组,以纯电行驶里程100公里计算,其容量应在25~30kwh之间,一线技术的蓄电池在去补之后成本会在3.75-4.5万之间。除去电池的成本外还有电机、电控系统,剩下的自然是材料成本。一台普普通通的燃料电池汽车,落地后不计算利润成本也会超过25万,而有同样性能的燃油车和电动汽车指导价也不过10余万,性价比太低所以很难推广。
其次制氢的成本也很高,燃料液态氢约合60元以上一公斤,其行驶里程在80~100公里左右,用车成本也超过了大部分燃油动力代步汽车。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都很高,制氢的能耗过高也有较大的排放,所以氢燃料汽车即使足够安全似乎也没有推广的价值,无需过于关注这类车。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氢能源车易爆炸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氢能源车易爆炸问题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