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目前国产车的设计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目前国产车的设计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产车为什么花里胡哨?
汽车国内是近20年才慢慢开始普及的,国产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引进,模仿到自主研发的过程,弄性能,国产车竞争,不过,合资车和外资车,动力和其他的设计国产车都比较弱势,所以只能一味的堆配置。
有些车企为了提高竞争力,五花八门的搞一些看着很鸡肋的配置,导致看起来花里胡哨
一些国产车为什么都设计得窄高窄高的,宽点是因为成本高吗?
典型的窄高窄高车型,首推五菱宏光S3,荣威W5和奇瑞瑞虎5。
荣威W5和奇瑞瑞虎5被车主吐槽最多的就是又窄又高的车身了,从后面看比例实在不协调。但是,这只是视觉的错觉而已,不影响内部的空间。
为什么不加宽呢?首先,每款车定位不同,比如一款紧凑型SUV车身宽度一般1.8m左右,中大型SUV宽度一般1.9m左右,这是车型定位的局限。
还有像五菱宏光S3、长安欧尚CX70,本身就是面包车拉皮而来,受平台局限,车身看起来也是高高窄窄的。
其实车身是可以加宽的,但是加宽一定是有特殊用途,比如东风猛士,车款2.1m多,是为了增加乘坐空间和装载空间,增加稳定性。民用车一般后排3个人坐,1.8m左右是最佳宽度了,再宽的话,一来没有必要,二来转弯错车什么的很不灵活,对于拥堵的市区道路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再说了,国家对车道宽度也有要求,一般高速收费站车道宽度2.5m,城市道路车道宽度3.5m,还有很多比较窄的道路,根本达不到3.5m的宽度,甚至不到2.5m,如果车身设计过宽的话,会影响交通的。
一般公交车宽度是2.5m,我们经常开车上路会发现,小轿车占一个车道,左右两边还有剩余,但是如果旁边停一辆公交车,那么基本上已经占满车道了,如果都是这么宽的车,那就乱套了。
最后,国产车为什么没有设计那么宽,也有成本的因素,但本质上是技术的原因。国产车能自主设计底盘的车企除了奇瑞还有谁?大部分是逆向研发日系和德系的,吉利博越和比亚迪宋抄袭丰田RAV4,哈弗H6抄袭CRV,要知道,加宽底盘意味着底盘布局要重新设计,这里面牵扯到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局、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全部要推倒重来,具体来说包含车架、传动轴、转向拉杆、悬架等等难以计数的零部件。
总之,对国产车企来说,加宽底盘是一件异常困难的是,简单一句话:臣妾做不到啊
以上是66号车评观点,不足之处,欢迎补充,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赞加关注。
典型的窄高窄高车型,首推五菱宏光S3,荣威W5和奇瑞瑞虎5。
荣威W5和奇瑞瑞虎5被车主吐槽最多的就是又窄又高的车身了,从后面看比例实在不协调。但是,这只是视觉的错觉而已,不影响内部的空间。
为什么不加宽呢?首先,每款车定位不同,比如一款紧凑型SUV车身宽度一般1.8m左右,中大型SUV宽度一般1.9m左右,这是车型定位的局限。
还有像五菱宏光S3、长安欧尚CX70,本身就是面包车拉皮而来,受平台局限,车身看起来也是高高窄窄的。
其实车身是可以加宽的,但是加宽一定是有特殊用途,比如东风猛士,车款2.1m多,是为了增加乘坐空间和装载空间,增加稳定性。民用车一般后排3个人坐,1.8m左右是最佳宽度了,再宽的话,一来没有必要,二来转弯错车什么的很不灵活,对于拥堵的市区道路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再说了,国家对车道宽度也有要求,一般高速收费站车道宽度2.5m,城市道路车道宽度3.5m,还有很多比较窄的道路,根本达不到3.5m的宽度,甚至不到2.5m,如果车身设计过宽的话,会影响交通的。
一般公交车宽度是2.5m,我们经常开车上路会发现,小轿车占一个车道,左右两边还有剩余,但是如果旁边停一辆公交车,那么基本上已经占满车道了,如果都是这么宽的车,那就乱套了。
最后,国产车为什么没有设计那么宽,也有成本的因素,但本质上是技术的原因。国产车能自主设计底盘的车企除了奇瑞还有谁?大部分是逆向研发日系和德系的,吉利博越和比亚迪宋抄袭丰田RAV4,哈弗H6抄袭CRV,要知道,加宽底盘意味着底盘布局要重新设计,这里面牵扯到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布局、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全部要推倒重来,具体来说包含车架、传动轴、转向拉杆、悬架等等难以计数的零部件。
总之,对国产车企来说,加宽底盘是一件异常困难的是,简单一句话:臣妾做不到啊
看到你提的问题,我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五菱宏光S3,这符合国产车窄高窄高的特点,我认为不能做宽的本质原因是技术、成本和周期。
在回答此问题前我有必要解释一下汽车平台的概念。
汽车行业有个很时髦的词叫平台,玩平台玩的最溜的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大众。他的MQB平台在业内可谓是相当有名,主要是用来做低端车,譬如说大众高尔夫、斯柯达速派、奥迪A3,你甚至可以说这三个车是换壳。而根据MQB平台衍生出的车型就更多了,国内的朗逸、宝来、途岳、探歌……
玩的不溜就是大家所说的拉皮,而五菱宏光S3可以说是神车五菱面包车宏光S1的拉皮。
给大家看一个拉皮的反面教材
是不是感觉轮廓都一样……
给大家贴一张图看一下拉皮的正面教材
了解了平台的概念我们在来说为什么国产车国产车会做的窄高窄高的。
技术的限制,加宽比加长难
国内的自主品牌不像是大众那样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平台,可以轻松的加宽加长,让车辆看起来更加协调。因为一个车辆的平台是经过了很多年的迭代,一些实验测试已经相当完备,基于平台来开发车型可以大大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而国内自主品牌的汽车平台不是很车没成熟,甚至没有形成所谓的平台。如果此时对车辆进行加长,那么整个底盘的副车架等一些关键部件尺寸会变化,底盘的性能需要重新匹配,这样做的话无异于开发一款新车。
而仅仅加长就不会影响底盘零部件的变更,底盘的匹配调试时间也大大缩小。放一张底盘的图片,想必大家一看就明白我说的加宽比加长难的原因。
国内汽车竞争压力大,降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汽车市场,及时的推出自家的产品,自主品牌必须快速响应。譬如说SUV市场非常火热,各大车企都想进去分一杯羹,这时如果全新开发一款SUV,可能就需要3-4年时间,而借助现有的开发车型,进行简单的加长或者说叫拉皮,就可以大大缩短开发时间,一般两年半以内就可以了,要知道一个车辆的上市早晚会对其销量有决定性影响。
而且很多零件可以共用,我强烈觉得五菱宏光S3的侧围是跟宏光S1共用的。
此方法不仅适用于自主品牌低端车型,对宝马、奥迪照样通用,由于加长比加宽简单,所以你会看到奥迪A6加长之后就变成奥迪A6L了。
但是你看不到加宽的奥迪吧?以上就是原因。
以上两种原因下就造成了国内某些SUV车身比例怪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目前国产车的设计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目前国产车的设计问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