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数学题两次相遇问题
1、两次相遇问题的解答如下:第一次相遇:甲乙两车共同行驶了1个全程。甲车行驶了75千米。第二次相遇:甲乙两车再次相遇时,它们共同行驶了3个全程。由于每次相遇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例相同,因此甲车此时行驶了3倍的第一次相遇时的路程,即3 × 75 = 225千米。
2、第一题中,当两人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60公里。由于两车相遇问题不大他们相遇时甲比乙多走了3个小时,因此甲每小时多走了20公里。他们的速度和为180公里/小时,由此可以推断出乙的速度为20公里/小时,而甲的速度为40公里/小时。
3、设南阳到郑州的距离为x千米。根据题意,两车第一次相遇时,南阳车行驶了9/17x千米,郑州车行驶了8/17x千米。
4、第一次相遇时,两车共行一个全程,再次相遇(迎面相遇)时两车共行了3个全程。
5、两边型相遇模型,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第N次迎面相遇,相遇距离=路程和=(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全程*(2N-1)。因此,第二次相遇公式为,相遇距离=路程和=(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3全程。
6、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二次相遇问题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两车相遇问题不大?解:392÷(28+21)=8(小时)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
两车相遇问题及解题技巧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乙的速度 甲的路程=相遇路程-乙走的路程 解决技巧: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题意,按照题意画出线段图,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解答方法。
2、在解决两地相遇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根据题目描述,当两车第一次相遇时,它们共同行驶了一个行程,即AB的长度。而当两车第二次相遇时,它们则共同行驶了三个行程,即3AB的长度。
3、两车相遇问题及解题技巧如下:确定基本变量:首先,确定问题中的基本变量,如两个物体的速度、出发位置、相遇时间等。将其表示为符号或变量,以便建立方程。建立相遇方程:根据相遇的条件,建立一个方程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通常使用距离 = 速度 × 时间来建立方程。
4、第二次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是相遇路程为三个环形赛道长度。每人各跑一个环形赛道距离,共同跑了一个赛道距离。
5、解根据相遇问题的基本公式,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两地距离。相遇时间:4小时甲车速度:6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50千米/小时相遇路程:(60+50)×4=440千米所以,两地距离是440千米。
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几小时相遇?
经过0.8小时两车相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路程相遇问题。时间=路程÷速度,两车速度和是每小时63+57=120千米,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96千米,所以经过96÷120=0.8小时相遇。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
则有方程 68x+52x=480 解得x=4小时 所以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
解:190÷(50+45)=190 ÷ 95=2(小时) 经过2小时两车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