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古代车的问题及答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关于古代车的问题及答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一乘代表多少辆车?
古代一乘代表一辆车。乘的部首:丿、禾笔画:10五行:金繁体:乘五笔:TUXV笔顺:撇横竖竖横提撇竖弯钩撇捺
基本释义
[chéng]
1.骑;坐(交通工具):~马。~车。
2.趁;就着:~便。~隙。
3.运算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
4.佛教的教理和教派:大~。小~。
[shèng]
1.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千~之国。
2.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泛指一般史书:史~。野~。
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古代对车的高雅称呼?
古代对车的称呼,除了车之外,还有乘、舆、骖、驷、木牛等。
(一)车。《左传》记载薛部落的奚仲曾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可见古代很早就称呼车为“车”。
(二)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 一辆为一乘。
(三) 舆。舆本义是车厢,即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在古代泛指车。《易·困》中,所指”困于金舆”,就是困于车内的意思。
(四)骖、驷。《说文》上说,商代有三匹马拉的车,谓之骖;周人增加了一匹,谓之驷。
(五)木牛。根据历史记载,诸葛亮北伐时,蒲元创造“木牛”为军队运送粮草。许多学者认为当时的“木牛”,就是一种特殊的独轮车。
1、乘
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 乘坐。
2、舆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肩~。
古车作为载车部分的车厢,叫“舆”。“舆”的左右两边立的栏杆和木板,叫轸〔yǐ以〕, 车的运转部分主要包括轮和轴。轮的中心是一个有孔的圆木,叫毂,用以贯轴。车轮的边框,叫辋〔wǎng网〕。
连接辋和毂的是辐。车轮的辐条有多有少,一般为30根。
3、骖
本意是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引申义是驾三匹马。
4、驷
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
5、木牛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粮草的交通工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古代车的问题及答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古代车的问题及答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