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东风、吉利、比亚迪等被工信部点名,被点名的原因是什么?
- 2、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
- 3、突发,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芯片短缺,大众汽车面临停产风险?
东风、吉利、比亚迪等被工信部点名,被点名的原因是什么?
而这次被工信部点名的原因,主要还是备胎标识不符合 GB 7258-2017第4条要求,关于比亚迪这款车的问题,好像也不是很严重。
此事的长远意义。如题中涉及到的东风轩逸新能源车涉及到的问题是过放电保护值低于企业技术参数值、过充电保护值高于企业技术参数值 ,吉利帝豪系能源车的行李箱体积不符合要求,比亚迪秦系列电动车备胎标识不符合要求等,都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但体现出国家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决心。
约谈原因总结。本次发布的问题都集中在生产一致性违规。简单来说就是蓄电池的容量、放电保护值、行李箱容积等不符合国标,以及百公里放电量与备案参数不一致等问题。比如吉利帝豪电动车被抽检出行李箱容积不符合要求,东风日产轩逸存在过放电保护值低于企业技术参数值等问题。此次\u4e8b\u4ef6的意义深远。
这三家车企被选中,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中国汽车出口企业中对欧洲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它们的海外战略和市场布局有关。例如,吉利汽车收购的沃尔沃汽车在欧洲市场,尤其是在新能源渗透率较高的北欧国家,具有相当高的品牌影响力。
近日,因被检查出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品,北汽、广汽、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25家车企被工信部点名。
突发,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近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发现部分新能源产品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包括北汽、广汽、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25家车企被点名。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
1、监管主体与责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是监管主体,负责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的企业及其产品生产一致性进行依法监督。企业需承担生产一致性管理的首要责任,确保实际销售的车辆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一致。
2、车辆生产企业是生产一致性管理的责任主体,需要建立和完善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确保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产品与相关批准文件、样品及出厂信息一致。监管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需将此管理办法传达给其管辖区域内的车辆生产企业,并确保其充分理解并执行。
3、编制与存档:车辆生产企业应在每年的4月1日前完成上一年度《年报》的编制并存档备查。保存期限:《年报》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以上即为《企业生产一致\u6027\u4fe1息年报》的编制要求,企业应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编制,以确保生产一致性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4、检查要求 参数一致性:被抽查车辆的实际技术参数需与《公告》发布的参数一致,误差需符合标准规定或《公告》管理规定。配置一致性:车辆配置需与备案表一致,包括任何补充或变更的参数。强制性检验项目符合性:强制性检验项目需符合相关标准,按照生产一致性要求进行,若无特定要求,则按型式试验进行。
5、《企业生产一致性保证\u8ba1\u5212》的编制要求如下:适用范围:明确覆盖的车辆产品类型:如MM2+M3等,不同类型车辆需单独制定\u8ba1\u5212。执行标准:包含强制性标准、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确保所有生产活动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产品描述:技术参数备案:详细记录车辆产品的技术参数。
突发,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芯片短缺,大众汽车面临停产风险?
突发中国车企一致性问题,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近日中国车企一致性问题,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发现部分新能源产品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包括北汽、广汽、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25家车企被点名。
根据媒体在\u91c7访中得到中国车企一致性问题的消息,大众汽车在今年因为\u65b0\u51a0疫情中国车企一致性问题的影响,很多工厂并没有直接开工,导致出产的零件其实数量非常少。而这一次主要短缺的是一些芯片。这些芯片主要是用来用在车身稳定系统和车载电脑两个模块上的,这对于现代车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近日,不断爆出消息称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很可能将波及大部分企业,甚至导致一些企业停产。其中最早爆出芯片短缺的就是大众了。早在12月5日,央视新闻就报道称,“受芯片供应不足影响,上汽大众从12月4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也从本月初进入停产状态。而影响南北大众停产的主要原因是芯片供应不足。
南北大众途岳停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芯片供应短缺。近年来,半导体产业的产能紧张问题逐渐从消费电子行业蔓延至汽车产业,导致汽车芯片出现严重短缺。特别是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和ECU(电子控制单元)这两大核心模块的芯片供应不足,使得车企面临停产风险。
汽车制造商的生产受到影响之外,芯片短缺还导致了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生产受阻,如电子稳定程序系统(ESP)和智能发动机控制系统(ECO)两大模块无法生产。两大知名国际供应商大陆集团和博世集团目前也有相关零部件面临停产的风险。据悉,大陆集团目前的ESP库存仅有一万套左右。
同时鉴于半导体芯片供应紧张,停工停产情况有蔓延趋势,国内多家车企或将面临短暂断供的风险。业内人士分析称,芯片其实不是由芯片供应商直接对接大众这样的厂家的,直接对接大众的是大陆集团以及博世,大陆集团和博世再去对接多个不同的芯片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