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二战中的半履半混装甲车的问题
- 2、国庆期间受阅坦克或者装甲车出现故障怎么办?
- 3、89装甲车不充电电机工作怎么回事
- 4、一直有个问题,坦克、装甲车、自走炮出车祸了怎么办?
- 5、日本96式装甲车为何被批评为防御力不足?
- 6、请教几个装甲车的问题?
二战中的半履半混装甲车的问题
1、过渡阶段使用:半履带式车辆主要在轮式车辆和履带式车辆技术发展不成熟或存在明显缺陷的时期使用。技术淘汰:随着技术进步,轮式车辆和履带式车辆的性能显著提升,半履带式车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综上所述,二战中的半履半混装甲车虽然在设计上试图平衡履带式与轮式车辆的优缺点,但高油耗和技术过渡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和发展。
2、半履带式车辆结合了履带式与轮式车辆的优势,同时弥补了两者在对方优势领域的不足。与轮式车辆相比,其越野性能更佳;与履带式车辆相比,乘坐舒适度与速度更胜一筹。然而,这种设计也带来了高油耗的问题。半履带式车辆更多被视为一种过渡型车辆,随着发动机功率的提升与技术的加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3、总体而言,半履带车与其说综合履带与轮式车辆的优点不如说综合了双方的缺点。在二战结束后,许多国家装备的半履带车只是二战时期研制的,并没有国家再去专门研制这种车。 M2半履带防空型装甲车。
4、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二战时期的半履带装甲车造价是比较贵的。
5、半履带车的设计是为了综合早期履带与车轮两种传动系统的优点。履带车辆的越野能力较好,但是乘载重量受到限制,同时履带的寿命,尤其是在越野的环境下较短,生产成本上,履带也比轮型车辆要高。
国庆期间受阅坦克或者装甲车出现故障怎么办?
装甲部队有专门的拖曳车用来清理路障和损毁车辆的,一般都是现役坦克的同型号底盘改装,即便一辆马力不够也可以上两辆一起拖,大部分情况肯定没问题。
履带销将各履带板连接起来构成履带链环。履带板的两端有孔,与主动轮啮合,中部有诱导齿,用来规正履带,并防止坦克转向或侧倾行驶时履带脱落,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有加强防滑筋(统称花纹),以提高履带板的坚固性和履带与地面的附着力。
骑兵:骑兵第3师和独立第207师的第619团,以传统的骑兵形象出现在阅兵场上,体现了中国军队的多样性。空中力量:1个飞行中队,共计17架飞机参与阅兵,展示了新中国的空中威慑力。
所以当03式空降战车遇到重型装甲车时,可以选择用30mm机炮对其车尾装甲实施攻击,也可以选择使用反坦克导弹进行远距离攻击。
并利用自身武器进行反击。如果装甲车上有机关炮或重机枪,可以打坦克的后方薄弱部位以及履带、火控系统等,边打边跑利用地形进行摆脱。或者把坦克吸引到便于步兵展开的区域,让步兵反坦克。如果装甲车有反坦克导弹,那么可以通过反坦克导弹进行打击。坦克遇到装甲车,吃亏的不一定是装甲车。
89装甲车不充电电机工作怎么回事
你先用电表检测发电机是否有输出电压装甲车出问题,输出电压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装甲车出问题,一般来说充电电压要比电池装甲车出问题的输出电压要高,如果没有问题进行下一步。检测发电机到电池装甲车出问题的电源线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进行下一步。更换一个电池,观察效果,如果正常则是电池问题,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则是电池到用电器的连接除装甲车出问题了问题,然后一一排查。
悬挂系统的开发对车辆的舒适性和越野性至关重要。可以考虑\u91c7用独立悬挂或复合悬挂系统,以适应不同地形和载重需求。变速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通过设计不同齿比的齿轮箱来实现变速,扭矩调节则可以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压或使用扭矩调节器来完成。
之所以说,这台基于63是装甲指挥车的无人驾驶技术验证车(第2种技术状态)没有对驱动系统进行大范围改进(或通过电动化换装提升性能),是高顶指挥舱大空间换来的自重的提升,对于无人驾驶功能没有性能上提升层面的帮助。
准备工作:确保所有零件井然有序。按照说明书的指示,对大小不一的板块、齿轮、轴和特殊部件进行分类。使用零件袋或容器来提升拼装效率。基础构建:精确地拼接底盘和主要框架,确保结构稳固。安装动力系统:安装电机和齿轮,这是装甲车行走的关键部分,务必确保每个部分都安装到位。
一直有个问题,坦克、装甲车、自走炮出\u8f66\u7978了怎么办?
1、装甲部队有专门的拖曳车用来清理路障和损毁车辆的,一般都是现役坦克的同型号底盘改装,即便一辆马力不够也可以上两辆一起拖,大部分情况肯定没问题。
2、自行火炮作为曲\u5c04\u70ae的一种,其主要任务是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对抗敌方目标。然而,自行火炮的装甲防护能力相对较弱,即使是反坦克炮,其装甲也远逊于坦克。这使得自行火炮在面对坦克或装甲车辆时,自身的防护能力显得较为薄弱。
3、战车是陆地作战的重要装备,涵盖了坦克和装甲车两大类。其中,坦克是装甲车的一种,特别强调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的高度结合。坦克通常装备有大口径主炮、厚重的装甲以及强劲的发动机。 装甲车则是指除了坦克之外的其他装甲车辆。
4、首先,从结构上讲,坦克与装甲车在设计时有着显著的不同。坦克主要\u91c7用履带式驱动,这种设计为坦克提供了在复杂地形中行进的稳定性和通过性。而装甲车的驱动方式则更加多样化,既有履带式,也有轮式,这使得装甲车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更强。其次,坦克与装甲车在武器装备上也有明显的差异。
5、装甲车一般可搭载一定数量的乘员,如自行火炮通常需要2-3人操作,步兵战车可搭载3-4名乘员,装甲运输车一般可搭载2名乘员和10名左右的人员。 坦克作为主要的攻城拔寨武器,装备有数百毫米的装甲和120多毫米的主炮。
日本96式装甲车为何被批评为防御力不足?
日本96式装甲车被批评为防御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如下:容易遭受地雷攻击:96式装甲车的观景窗被认为是潜在的弱点,尽管其底盘设计有凹槽以分散爆炸压力,但相比其他同类装甲车,其防地雷能力相对较弱。设计受限:由于日本道路交通法对车辆宽度有严格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96式装甲车的设计,可能影响了其防御力的提升。
日本道路交通法对车辆宽度有严格限制,导致96式装甲车在设计上受限。其量产性和维修性是关键考虑因素,由于自卫队规模受法律制约,维修人员数量有限。防御力问题:96式容易遭受地雷攻击,两个观景窗被认为是潜在弱点。尽管底盘设计有凹槽分散爆炸压力,但相比TPz Fuchs和史崔克,其防地雷能力相对较弱。
且量产性和维修性也必须考量在内,因为自卫队规模是受法律限制,不可能编制太多维修员。本车也被批评为防御力不足。容易被地雷击毁、两个侧面观景窗可能是弱点、后方车门的油压装置暴露在外可能被击毁导致门卡住。
请教几个装甲车的问题?
做工相对粗糙,人员舒适性差。我国的86式步兵战车是从埃及特殊渠道得来的,是仿制产品,同样地问题也有。欧美战车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加之欧美人的体格较大战车的设计较俄制的高一些。至于是不是要做10人的步兵战车,这是和东西方的军事编制有关,西方的步兵班通常是7人左右。
一般来讲附加装甲是用螺栓来固定的。至于是不是要制造30吨级的战车,主要是看它的用途,装甲车的主要用途是运输人员或物资,非战斗一线使用一般强调的是机动性,有一定防护既可。如果防护增加则机动性和通过性则下降。而步兵战车则是一线作战防护自然要厚一些。
一个筒里就装一枚。现代坦克炮塔两侧一般最少各装6个发射筒,多的有装十几个的,总数是十几发到二三十发,足够打出超过一公里宽的烟幕带。